2017-04-06 09:12:00 王新有
每逢清明節(jié),故鄉(xiāng)界定的區(qū)域內(nèi),先祖沉睡的盈尺地方,那野草遮蔽的墳瑩,讓活著的人失魂落魄。一大早,莊頭村尾,山道小徑,地埂坡坎,到處人頭攢動。人們提起祭祀用品,一溜一串舉家走向荒郊野洼的墳地。那不知事的頑童們,把攥在手里的花圈、紙錢、花籃撐得高高的,癲狂在大人前面充當開路先鋒,微風掀起花花綠綠的紙條,一路“嘩嘩”作響,無憂無慮的他們怎知父母內(nèi)心的酸楚呢?
清明掃墓先祭奠土神。爺爺墳墓左上角經(jīng)年累月有一個小土堆,那是土神安居之地。一家人一溜跪下后,父親點燃用洋芋削成的燈盞,點亮三炷香,插在土堆,隨后,讓我們焚燒些帶來的紙錢,燃為灰燼后,澆奠些帶來的茶、酒、盤饃祭祀,我們每人磕上三個頭,就挪到爺爺、奶奶墳墓前,照祭奠土神那樣祭奠,再將帶來的花圈、紙貨焚燒,在每座墳頭插上一只花籃,掛幾張紙錢。若有閏月,每座墳添三背斗土。
太陽西墜時,只要你登高一望,田野麥苗泛青,山崗綠韻盎然,故鄉(xiāng)各道四處張揚潔白鮮艷的紙花,這美景咋不壯觀呢,微風吹拂紙錢嘩嘩作響,似乎是亡故的祖先們在一遍遍數(shù)著兒孫們送來的冥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