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09:12:00
愛是什么,對陜西省周至縣終南鎮(zhèn)徐家村47歲的宋聰賢而言,愛是一日三餐。
2015年,在周至縣開辦多年訂做服裝小店的宋聰賢和丈夫回到老家終南鎮(zhèn)新村,在家人的支持下,在村上辦起“仁愛之家”,每日五元,為村上6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三年來,這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以一日三餐之愛,為村里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撐起了安享晚年的一片天。
“我幸福,也要讓老人幸福”
5月10日下午,記者走進新村“仁愛之家”。剛進飯廳,一副印有“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的巨大噴繪字樣映入眼簾。宋聰賢說,這是“仁愛之家”開辦的宗旨,也是她心里最真實的表達。
采訪中,宋聰賢告訴記者,自己年青時有一個夢想,就是辦一所敬老院,但這樣的夢想實現(xiàn)起來談何容易,加上當時孩子小,家里要靠門店的生意維持生計,所以這個想法只能擱淺。但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放棄過這個念頭。2015年5月,她將老家的房屋翻新改造,最終建成了能容納150余人就餐的場所。當年8月,“仁愛之家”正式對村上的老人開放,供給一日三餐。除此,為了豐富老人們的生活,她還在現(xiàn)有的空間里,配備了影視播放室、棋牌室和閱覽室。“我自認我過得很幸福,所以我覺得我應該為社會做點事情,我想讓跟前的老年人也像我一樣幸福。”坐在記者身邊,宋聰賢這樣說道。
“身邊朋友說我勞神費力干這個,是不是瘋了”
宋聰賢告訴記者,為了保證老人的飲食和營養(yǎng),“仁愛之家”專門雇傭了兩名廚師,每周給老人們做不重樣的飯菜。而這樣的高標準待遇,也讓“仁愛之家”收到的伙食費根本無法負擔老人們的飲食開銷。
記者了解到,開辦近三年來,“仁愛之家”沒有任何政府補助,全靠宋聰賢家里經(jīng)濟支撐。雖然期間也有一些愛心人士捐款、捐物,但都是杯水車薪。據(jù)統(tǒng)計,目前,宋聰賢家里已先后為“仁愛之家”投資20多萬元,除去收到的少量善款外,每年仍會倒貼四五萬元。但即便如此,宋聰賢仍不愿通過提高伙食費來緩解壓力,她說,對很多農(nóng)村老人來說,費用一高就直接意味著老人們在此吃不起飯。
而不斷地倒貼,也讓宋聰賢身邊的一些朋友看不下去。她說:“我一些朋友聽說我開辦‘仁愛之家’,都說我是不是瘋了,吃力勞神還貼錢,圖啥。”
“我不圖啥,很多在我這里吃飯的老人都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很多老人的孩子在外打工支撐家里開銷,老人能在家門口吃上熱乎飯,子女出去也放心。這樣想,我就覺得我在干一件有意義的事。”宋聰賢表示。
“我們在這吃飯,真是享福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仁愛之家”吃飯的老人中年齡最大的93歲,雖然當初規(guī)定的是給6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三餐,但面對家里有殘疾等特殊情況的,宋聰賢也會降低“仁愛之家”的門檻。
“娃太好了,我們一幫老骨頭在家也不見得能吃這么好。”空巢老人史文才說。“娃辦這個‘仁愛之家’真真正正讓我們周邊這些老年人享福了。”在此吃飯近三年的老人司彩英說。
而牛起超和程桂蘭老兩口也告訴記者,孩子每天在外干活,自從他們在“仁愛之家”吃飯,孩子外出都放心多了。對于老人們的贊賞,宋聰賢也總說:“你們能來我這里吃飯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支持。”
“‘仁愛之家’是愛的熔爐,我不想放棄”
記者了解到,“仁愛之家”開辦近三年來,每年重陽節(jié),宋聰賢都會邀請全村老人來此免費聚餐,讓大家共享歡樂。除此,宋聰賢還為“仁愛之家”立了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如果當月有老人過生日,不論老人曾在家怎么過,“仁愛之家”都會在每月15日為過生日的老人定做生日蛋糕,大家共同為其慶祝。
一路走來,宋聰賢告訴記者,“仁愛之家”就像一個愛的熔爐,將所有愛心人士的愛匯聚在一起,這當中有三次為“仁愛之家”老人們捐鞋的愛心人士張磊的愛,也有慷慨解囊,為老人們捐棉衣送溫暖的愛心人士徐航勝的愛。除此,現(xiàn)在每逢節(jié)慶之日,鄰里鄉(xiāng)黨也會主動來到“仁愛之家”當義工,打理閑雜事務,改善老人們的生活。
幾年的堅持,對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而言,負擔著實不小。但宋聰賢說,她不想就此放棄。在此,我們也希望有關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能夠伸出援手,讓愛得以延續(xù),讓“仁愛之家”能夠永駐。(本報首席記者 趙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