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17:17:35 鄭斐
本報記者 鄭斐
2017年12月12日,商洛市柞水縣紅巖寺鎮(zhèn)本地灣村一組的謝志斌告訴記者,他家今年種的中藥材蒼術通過網絡已經全部賣完了,多虧了小韓書記,價錢賣得不錯,2018年還要擴大種植面積。
謝志斌說的小韓書記叫韓麗,是本地灣村的黨支部副書記,2015年7月被聘為大學生村官。2016年7月1日,她聯合頤和、菇香源兩家合作社和本村5戶貧困戶注冊成立了紅巖寺鎮(zhèn)梧桐電子商務站,通過網絡打開農副產品銷售的困局,讓當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
土特產搭上了網絡快車
本地灣村位于柞水縣紅巖寺鎮(zhèn)東南部,緊鄰307省道,416戶1516人中,貧困戶86戶286人。村里的主導產業(yè)是中藥材種植、林果、勞務輸出等。由于青壯年勞力都外出務工,村里留守的婦女、老人和孩子,只能做一些輕活。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經過調研,認為要真正解決脫貧問題,必須從發(fā)展特色種植和養(yǎng)殖產業(yè)入手。在幫扶單位的聯絡下,村上請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對村民進行培訓、現場指導;先后成立了多個種植合作社,吸納村上80%的貧困戶加入。
紅巖寺鎮(zhèn)是脫毒洋芋、核桃、板栗的高產地,但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大多數土特產都是小商販上門零星收購,好東西賣不上好價錢。梧桐電子商務站成立后,村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把自家的土特產賣出去了。
東西賣好價,還靠好包裝。柞水縣是個農業(yè)縣,木耳、香菇、板栗、臘肉、糍粑等特產知名度比較高,但是品牌沒有打響。韓麗借鑒其他合作社的銷售、包裝方式,對鎮(zhèn)上的特色粉條進行了獨特包裝、特色宣傳。目前粉條銷售已居電子商務網銷之首,土豆也由之前的滯銷變?yōu)楝F在的供不應求。
村民王鳳清丈夫早逝,是村里的貧困戶。一次偶然的家訪,韓麗發(fā)現王鳳清家種植的香菇品質好,只是苦于沒有好的銷售渠道。于是,韓麗幫她從網上銷售,剛開始只能賣零星的幾公斤,現在已經有了固定的客源,王鳳清的香菇種植也從副業(yè)變成了家里的主業(yè)。她高興地說:“感謝梧桐電子商務站的幫助,我已經申請退出貧困戶行列了。”
電子商務打開致富門
2016年,柞水縣啟動農村黨建電商雙促進,韓麗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廣泛宣傳農村發(fā)展電商的優(yōu)勢。在她的建議下,本地灣村黨支部決定通過構建“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方式,利用柞水信息、遠程教育站點、注冊網站、黨建微信公眾號等載體,開展全覆蓋、密集化宣傳。為了方便群眾,她還在紅巖寺街道開了家電商體驗店,依托“京東購物”“農村淘寶”等企業(yè)的線下實體店建立服務站,通過縣級物流配送基地、鎮(zhèn)級配送中心、村級配送站點,打通農村電商配送服務“最后一公里”。
紅巖寺鎮(zhèn)地處高寒地帶,適合種植中藥材,尤其是連翹。譚家貴是本地灣村的連翹種植大戶。由于缺乏銷售渠道,他只能依靠外來的商販收購。收購價格過低導致大量的連翹堆積,這成了譚家貴的心病。梧桐電子商務站成立后,客戶網上下單,上門拉貨,及時方便,而且價格合理,為譚家貴解決了銷售難題。2017年,譚家貴把種植面積擴大到100畝,還帶動15戶貧困戶種植連翹150畝。
梧桐電子商務站成立以來,已完成了數百筆交易,尤其是木耳、手工洋芋粉、手工粉條的銷售量很大,很多客戶慕名而來,帶動了紅巖寺鎮(zhèn)特產的銷售。韓麗嘗試的以貧困戶收購土特產、電子商務代銷的方式發(fā)展電商產業(yè),不但激發(fā)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也為他們脫貧致富提供了強大助力。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