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15:01:00
□李俊輝
也許是因為周末回了一趟老家的緣故吧,我的腦海里突然蹦出一個大約二十多年都不曾見過的老物件——撥絞。
這是一個多么形象的名字啊!撥,當然是撥動;絞,是一種擰合的狀態(tài)。百度詞語當中解釋為:把兩股以上的細長物擰在一起。這樣的解釋堅定了我寫下“撥絞”這兩字的想法。
對于生長在關(guān)中農(nóng)村的七零后八零后來說,撥絞這樣的老物件,絕對見過,也肯定從母親、祖母或者外婆的手中接過來把玩過。在我的記憶當中,外婆盤腿坐在炕頭,一手拎著麻繩頭,一手轉(zhuǎn)動撥絞擰合繩繩情景時常會出現(xiàn)在腦海里。
撥絞是關(guān)中男人做給女人的擰繩繩的工具。大多數(shù)撥絞是用木頭做的。男人們會選用直徑七八厘米長約二十多厘米的槐木或者其他比較堅硬的木頭,從中間向兩端打磨,中間細,兩頭粗。然后在中間部位鉆一個細孔,把一條三十厘米長的鐵絲穿進細孔,固定好,伸出來的另一端打個勾,一個撥絞就做成了。小時候還見過用牛骨或者羊骨做成的撥絞,也許是使用年月久的緣故,骨頭撥絞被磨得發(fā)亮。
關(guān)中話形容物件大小的區(qū)別,在于是否重疊。比如說“房”,那肯定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如果說“房房”,所指的絕對的給羊呀、雞呀蓋的小房房或者果園頂頭供農(nóng)人休息的小房子;說到“缸”,那肯定是指大水缸,而“缸缸”,則是端在手里喝水的洋瓷水杯。若是說“繩”,腦海里閃現(xiàn)的絕對是很粗的大繩,就像單位組織拔河比賽用的那種,說到“繩繩”,那就是指納鞋底用的細繩繩。
撥絞就是用來擰合納鞋底的麻繩繩?! ≡谖业挠洃洰斨?,常有這樣的畫面出現(xiàn)——晚飯后,父親一邊抽著自己卷的旱煙,一邊聽收音機播放的秦腔;母親盤腿坐在炕頭,旁邊放著一個盛滿了針頭線腦的小簸箕,簸箕里面少不了一縷麻。她一手拎著線頭,一手轉(zhuǎn)動吊在空中的撥絞,隨著撥絞飛速轉(zhuǎn)動,麻繩繩緊緊地擰合在一起。等撥絞轉(zhuǎn)動的速度逐漸降下來時,母親將擰好的麻繩繩交叉纏在撥絞中間,繼而抽出一條麻,續(xù)在繩頭,拎起來繼續(xù)轉(zhuǎn)動撥絞。
“麻”屬于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是擰合繩子的最佳選擇。擰好的細麻繩還可以編制麻袋。用撥絞把麻擰合成麻繩繩,是所有關(guān)中女人的基本功。這里所說的女人是指我們的上一輩。如今的女孩子,多數(shù)不會做這些針線活,當然,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不需要她們擰繩繩、納鞋底,只要微信和支付寶當中有足夠的余額,快遞小哥會送來款式各異的鞋子。
然而在過去的歲月里,關(guān)中女人如果不會使用撥絞,不會納鞋底,就會遭人嗤笑,出嫁后婆婆肯定會橫挑鼻子豎挑眼,責問“娘家媽怎么教的?”別人的看法是一方面,關(guān)中女人從小學(xué)做針線活,更多是為了一家人能有鞋護腳、有衣蔽體。與紡線織布裁衣相比,擰繩繩納鞋底簡直就是小兒科。在我的記憶當中,祖母、外婆、母親、嬸子包括幾位姑姑、妗子,都是紡線織布的高手??棽紮C有平機高機之分,她們好像都會用。“咣當咣當”幾天,各式花紋的純棉布就織好了。小時候看外婆織布,幫外婆撿掉下來的梭子,聽外婆唱織布的歌謠織布織布咣當,一天織了三丈?! 〈笏橥尥薅即┥?,只有我瓜老婆沒穿上......每次唱到這句,外婆自己先笑得合不上嘴?! ∪缃窦依镉玫膸讞l床單,是十多年前妗子織的,純棉線,柔軟,舒適。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許多老物件逐漸退出了我們的視線,被扔在的犄角旮旯里,失去了往昔的光澤。
就這寫這篇短文的過程中,我發(fā)動妹妹和回老家的表妹找撥絞。表妹率先找到了,拍了好幾張圖發(fā)了過來,一時間看得我眼眶濕潤。這把撥絞外婆用過,妗子用過,也許母親和小姨都用過。外婆用撥絞擰合了一輩子,擰合著艱辛的歲月,擰合出一家人的溫馨;母親和妗子擰合了半輩子,迎來了好日子,再也不用那么辛苦。表妹們當然不會使用撥絞,給冷不丁翻找出來的老物件拍圖片,發(fā)微信朋友圈,感嘆歲月更迭的同時,給好奇的孩子們講述著老一輩人用撥絞擰合歲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