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 09:28:13
山海環(huán)抱間,金黃稻浪層層疊疊。26日,海南三亞崖州區(qū)(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迎來晚稻測產。“1586.86公斤!”隨著雙季稻畝產結果公布,在湖南雙季稻畝產突破1603.9公斤九天后,海南也實現(xiàn)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提出的攻關目標。
頻傳的捷報表明,我國在保持雜交水稻研究世界領先地位的同時,不斷攀登新的科研高峰。去年12月,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示范項目啟動會在三亞召開,成立以袁隆平為首席科學家的攻關領導小組。當時,身體已抱恙的他仍殷切叮囑大家“落實一下”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目標。
海南大學副校長曹兵回憶,今年年初,在看到三亞科研人員拍攝的早稻照片后,袁隆平表示“我很滿意”“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想到現(xiàn)場看看”。直到離世前不久,他仍關心各地試驗田的水稻長勢。“袁院士的遺愿實現(xiàn)了,我們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袁老提出的目標接連在湖南、海南實現(xiàn),說明了通過技術集成創(chuàng)新仍然可以挖掘增產潛力。”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說,袁隆平提出的水稻高產“四良配套”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湖南創(chuàng)造雙季稻高產紀錄離不開良種——第三代雜交水稻品種“叁優(yōu)一號”,而良法、良田、良態(tài)是良種高產的保障。
試驗田實現(xiàn)畝產1500公斤,有何現(xiàn)實意義?
據(jù)袁隆平生前估算,根據(jù)我國的人均糧食消費情況,水稻雙季畝產達到1500公斤,意味著一畝地雙季產出的稻米可以養(yǎng)活約5個人。我國人均耕地少,袁隆平曾反復強調“追求高產更高產是永恒的主題”。
“高產攻關像馬拉松比賽,并非每個選手都能通過終點,但突破自己就是成功。”曹兵說,各地運用不同的優(yōu)良品種、高效栽培方式,你追我趕向同一目標發(fā)起沖擊,推動了我國雜交水稻整體研究水平的提升。作為“比賽觀眾”的農民高度關注,不斷刷新的紀錄讓他們看到增產空間。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豐指出,提高糧食單產是實現(xiàn)“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舉措。各試驗示范點還要總結成功經驗,形成農民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方法,集成推廣高產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
此外,擁有熱帶自然氣候條件的三亞攻關成功,具有獨特的示范價值。由于環(huán)境氣溫高,水稻生育期相對較短、病蟲害頻發(fā),三亞水稻增產面臨更大壓力。今年下半年以來,海南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頻發(fā),對晚稻生長帶來不確定性。
“三亞克服困難實現(xiàn)雙季稻高產,展示了袁院士‘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美好藍圖。”三亞市農業(yè)農村局局長柯用春認為,三亞與東南亞各水稻主產國緯度相近、氣候相似,實現(xiàn)雙季稻高產對相關國家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袁隆平生前不僅引領中國雜交水稻技術不斷突破,還長期致力于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如今,中國雜交水稻已在亞洲、非洲、美洲的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推廣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年增產稻谷可多養(yǎng)活數(shù)千萬人。
在攻關雙季稻高產目標之外,崖州區(qū)(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試驗示范點還承擔著雜交水稻品種篩選評價任務??蒲腥藛T種植不同品種水稻,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將選出更適宜熱帶氣候種植、抗性較強的品種,與國外科研機構和企業(yè)合作開展示范種植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