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09:12:48
我發(fā)現,一塊地里的莊稼鏟過后,生產隊的幾副犁杖總是立馬就會過來蹚上。對此我問一名老農,他告訴我如果不及時蹚上,會被雨水沖成一片平板地,莊稼也會露出根系而倒伏。蹚地可以起到培土、排澇的作用。
莊稼地在過去一直是三鏟三蹚?!肚f農雜字》里有“前頭鏟著,隨后犁蹚”,道出了鏟與蹚的密切關系。如果將犁杖向前追溯,它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了,在一些墓葬或一些石窟壁畫上就有“二牛抬杠”式的牛耕圖?!缎U書》載有“每耕田用三尺格長丈余,兩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牽牛,一佃人持按犁轅,一佃人秉耒。”據考證,格即架于二牛抬杠頸上的橫木。歷史上,唐朝農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鐵犁牛耕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普及。
記憶里,用牲口拉車或拉犁所用的繩子,叫套。馬套的前端是“夾板子”,與馬的身體間墊著綿軟的套包子。牛套前端則是“牛樣子”,牛樣子直接卡在老牛脖子后。老牛皮實,不需要墊什么。
蹚地時,牲口的嘴上需要戴個箍嘴兒,也叫兜嘴兒,像個大口罩,免得它們見到植物就去咬食。早年的箍嘴兒是柳條編的,后來改用細鐵絲編的。
扶犁的人手握犁杖插把頂端的把柄,通過左右傾斜的方法,微調前行的線路。插把中部后方另有一個扶把,叫提手。每到地邊需要調頭時,就把提手提起來,犁鏵便隨著拎起來。犁杖的前部裝有調節(jié)桿兒,調節(jié)桿兒下有一個小鐵轱轆,支撐犁杖的前半部。調節(jié)桿兒可以前后滑動,根據需要卡在不同的檔位上,調節(jié)犁鏵的角度,控制蹚得深淺。
犁杖上的犁鏵是鋼質的,一旦遇到樹根或石塊,它寧折不彎,極易破碎。因此在出工、收工或換地的時候,都要把犁杖懸放在爬犁上帶著。方法是在爬犁前后的橫梁上,分別鑲嵌上一個粗實的樹丫子,這兩個向上的樹丫子正好把犁杖托舉起來。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分田到戶了,生產隊的牲口也分到各家各戶。但每戶只能分到一頭牲口,便常常見到一頭牛與一匹馬或驢,拉著一副犁杖。自古牛馬不宜同工,就是俗稱的“牛加馬,一累倆”,原因是它們發(fā)力、用力都有差異。不過幾年之間,耕牛就發(fā)展壯大起來。俗話說“母牛見母牛,三年五個頭”,說的就是老牛繁殖快。
如今,用牲口拉著犁杖蹚地的場景再也見不到了,早已被機械化所取代。
記得當年“三鏟三蹚”的最后一遍也叫“上秋封壟”,由于莊稼長高了,怕弄折碰倒,無法用雙牲口拉犁,只能用一頭牛拉著犁杖在壟溝里鉆。一般用的都是有力氣的小公牛,所謂“三歲蹚牛十八歲漢”,說的就是結實有力正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