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0 14:53:39
農歷冬至一過,年的序幕就漸漸地拉開了。年,“從禾,從人”,本意是“谷熟也”?!蹲髠鳌氛f的“大有年”,就是大豐收。可見過年的主題是一年一歲,合家團聚,喜慶豐收,辭舊迎新。只因沿襲成俗,代代相傳,而成為我國人民生活中最隆重最神圣的節(jié)日。
臘月有多長,年味就有多濃。一年一度的味道,一觸即發(fā)的記憶。過年的感覺真好。這感覺在年少時是由然而生的,那時似乎是朝朝日日地盼望著,盼望的是吃喝玩樂;如今老暮已至,感覺依稀尚在,盼望的是與在外地不常見面的兒孫歡聚時的歡聲笑語。的確如此,過年不止是一個歲時節(jié)日,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內容。每每至此節(jié)點,都不免激發(fā)起對時間之河流逝的留戀和感慨,對當下舒坦自在日子的滿足和感悟,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和感想……
配圖來自網絡,下同
可以說,我在年青時曾讀過魯迅先生筆下的過年,那對過年情景的描摹,似乎讓人身臨其境,至今記憶猶新。尤其對鐘敬文先生在《歲尾年頭隨筆》文中年節(jié)情結的詮釋,如今更是有了新的感悟。年,與收獲的歡喜歡欣和生活的富足滿足相伴相依,它孕育著祥和而燦爛的春光,它預示著嶄新而美好的 起點。春光融入年味,年味由此而甜美溫馨;起點植入年味,年味因此而甜蜜雋永。
年味有多濃?記憶最深的是青少年時期過年的情景。那時過年時分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整個周期內有許多獨特習俗,別具一格。記得小時候家住縣城的城關西門大街,過了臘八,沿街兩邊的各色店鋪紛紛在門前搭起臨時的貨攤,擺滿了煙酒、鞭炮、糖果、瓜子等各類商品,吃的用的玩的,應有盡有,一字排開,甚是好看。其他街道也是如此,尤其在城中心的鼓樓大街,多了對聯(lián)、燈籠、年畫和各種服裝,更是琳瑯滿目。大人們在貨攤前轉來轉去,小孩們在貨攤間隙穿來穿去。學校操場、街區(qū)大院也活躍著扎花燈、扎旱船、排秧歌、練高蹺的人群。滿城成了大賣場、練習場,熱鬧得很,喜慶得很。
農村的忙年,與城市比有著鄉(xiāng)村的特點。在插隊農村的幾年生活里,親身感受到了鄉(xiāng)村的年味。臘月里,家家戶戶便會陸續(xù)選擇吉日,宰殺自家喂養(yǎng)的豬羊鵝鴨。殺年豬是重頭戲。“殺豬屠夫”很吃香,哪天在哪家殺,須聽從他的安排。有性子急的,便買2包俗稱“一毛找”的煙(豐收牌,九分錢)塞給屠夫,宰殺時間就由主家說了算。殺豬時還要請幾個壯勞力 幫忙逮豬,俗稱“逮豬腿”。豬宰殺后便到了“打豬晃”環(huán)節(jié)。所謂“打豬晃”,就是以豬肉、豬肺、豬血和咸菜、青菜、黃豆等為原料,燒個一桌幾大碗,親戚、鄰居和幫忙的人聚在一起“撮”一頓。那時村民們日子過得苦,平時很少沾葷腥,借著“打豬晃”,相互吃請,既飽餐了,也加深了感情。除了宰殺豬羊鵝鴨,家境好一些的村民還磨糯米做“年粑粑”、打豆?jié){做豆腐。再就是帶一些花生、黃豆等農產品,到集鎮(zhèn)售賣換些錢,置辦些日用百貨等年貨。臘月里的年味就這樣在村民們的忙碌中流淌著。
似水流年,滄桑變化,年味在傳承中,總有新元素加入、舊元素被淘汰,故而近年來引發(fā)許多有關年味“濃”“淡”的說法。其實,年味何須比,“濃”“淡”總相宜。“過年”這歲月大典,從幾千年的風尚風俗中走來,在當今盛世的安定安康中流傳,向未來憧憬的美好美滿中走去。年味無論怎么變,但最能表白年味的春聯(lián)、紅燈籠、倒貼的福這些民間的紅,是不會過時的,最能體現(xiàn)親情團圓儀式的年夜飯,是不會被淘汰的。紅燈籠,掛的是幸福和吉祥;紅春聯(lián),貼的是祝福和期盼。在歲月的長河里,臘月里的年味總會是濃濃的、永恒的。